更新时间:2024-11-15 22:20:44

佛学大辞典
印度佛教

词:

印度佛教

解释:

自佛陀以来,至部派佛教、大乘中观、瑜伽派等次第衍出,印度佛教之概况,分述如次:

(一)原始佛教:瞿昙佛陀于西元前四六三年在迦毗罗卫城(梵Kapilavastu,巴Kapilavatthu,即今尼泊尔边境)诞生,自三十五岁悟道,至西元前三八三年入灭,其间对弟子之教示,于灭度之后,由弟子们结集之;这一段时期之佛教,即称为‘原始佛教’或‘根本佛教’。

佛陀的说法,最初乃以记忆或诵读互相传授,其后始以巴利语撰写,经(巴sutta)中最古老的要数经集(巴Sutta-nipa^ta)、法句经(巴Dhamma-pada)、如是语经(巴Iti-vuttaka)、无问自说经(巴Uda^na)等,以上诸经及律(巴vinaya),皆被承认为佛陀所说之法,至于是否杂有弟子的言论在内,则无法判别,故一概冠以‘原始佛教’之名称。

原始佛教之思想立场,乃在现实生活中认识‘苦’,了解苦之根源为无常变迁,主张一切存在之物并无一主宰的我存在,而树立‘无我’之观点。无我的现象世界即由‘缘起’而生,‘十二因缘’则在说明缘起的道理,总括以上所说,而有‘四谛八正道’之教说。其他尚有戒定慧三学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及四神足、五分法身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等教义。系以出家之比丘、比丘尼为中心,再加上在家之信士、信女而构成之僧伽(梵sam!gha,巴同),于戒律中皆有制定。教团不承认造成印度社会弊端之种姓制度,虽是贱民出身之比丘,其出家受戒之戒腊(年资)高,一样位于帝王出身的比丘之上首。此外,教团亦经常为在家居士解说布施、五戒、生天论等法。

(二)部派佛教:佛陀入灭一百年顷,即西元前二八三年以后,佛教教团分裂成革新之大众部及保守之上座部两个部派。据北传佛教资料记载,分裂原因系由于大天(梵Maha^deva)的提倡五事新说;据南传佛教资料锡兰岛史(岛王统史,巴Di^pavam!sa)、大王统史(巴Maha^vam!sa)记载,则谓由于跋耆族(巴Vajjiputtaka)之比丘倡导十事新说而造成分裂。大天为摩偷罗国(梵Mathura^)出身之比丘,于华氏城(梵Pa^t!aliputra)宣扬佛教。在阿育王所建之鸡园寺(梵Kukkut!a^ra^ma,巴同)提倡五事新说,为保守派长老斥为妄语,僧团因此分裂为二。所谓五事即指:(1)余所诱(余人污染衣),阿罗汉仍抵制不了天魔之诱惑,而偶有梦遗之现象。(2)无知(无明),阿罗汉等四果犹有‘不染污无知’。(3)犹豫(疑),证四果之圣者,对于佛法诸谛尚有疑惑处,并非完全彻悟无疑。(4)他令入(他度),若干阿罗汉证果时,必须由他人(如佛陀)印证、提醒,才能对圣道真正悟入。(5)道因声故起(圣道言所显),修行者若修习出世智慧之圣道,必须至诚唱念‘苦哉’之语,才能使圣道现起。

跋耆族比丘所提倡之十事乃指:(1)角盐净,可以蓄盐于角器中。(2)二指净,如未吃饱,可以于规定时间后经二指量(日影)之时间内,继续进食。(3)他聚落净,即在一食之后,仍可至另一聚落复食。(4)住处净,同一教区内之各群比丘,可以在各居处举行布萨。(5)赞同净,于众议处决之时,若得应到比丘之同意,则虽应出席之总人数仍然不足,仍可举行羯磨。(6)所习净,可以随顺和尚阿阇黎之常习。(7)生和合(不攒摇)净,可以饮食未经搅拌去脂之牛乳。(8)饮阇楼□净,可以饮用末发酵或半发酵之椰子汁(即阇楼□)。(9)无缘座具净,缝制坐具可以不贴边,大小随意。(10)金银净,可以接受金银。倡导十事新说时,耶舍比丘得到离婆多长老(梵Revata,巴同)之援助,在毗舍离城举行大集会,一致决议此新说不合法,故称之为‘十事非法’。此次之集会,同时亦为律典之结集大会,参加比丘共七百人,故称七百结集。

又所谓‘大天五事’之说,或系后来从大众部分派独立出来之一位同样叫大天者,所扩大影射大天之言行思想附会而成者,故若论佛教根本分裂之因,当以十事非法较为恰当。当然,根本分裂并非当时立即发生,而系稍后才逐渐形成者。思想前进之比丘所主张之十事新说,对于保守派之长老而言,一时无法接受,因此乃有十事非法之说,而造成教团中保守派及革新派壁垒分明之对峙。西元前二八○至二三○年顷,革新派之比丘成立另一派系,可谓分裂由此开始。因为加入此派者多,故又称为大众部(梵Maha^sam!ghika,巴同);相对而言,长老上座们之保守派即称上座部(巴Therava^da)。

(一)上座部:此一部派认为阿罗汉即佛,亦即持有‘由于修行而证得罗汉果者如佛一般’之看法。此派于佛陀入灭后三世纪,亦即西元前一八三至八三年顷,分裂为本上座部与说一切有部(略称有部)两个部派。本上座部派迁往喜马拉雅山,被称为雪山部(梵Haimavata,巴Hemavatika)。说一切有部以迦湿弥罗为根据地,发展成一大势力。有部之下又分出犊子部,犊子部又分出法上、贤胄、正量、密林山住四部。其次,佛陀入灭后三世纪,有部又分裂出化地部,再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;佛陀入灭三世纪末自有部又分出饮光部(善岁部);佛陀入灭四世纪又自有部分出经量部(说转部)。故原来的有部即称为根本说一切有部,而上座部本末一共成立十一个部派。

根本说一切有部之特征,不同于根本上座部之重视经与律,而特别重视论部。曾编辑大毗婆沙论、发智论、六足论等庞大论书,主张我空法有、三世实有、法体恒有,强调一切存在之物皆为实在,故被称为‘说一切有’。

(二)大众部:此部派认为佛陀乃是一种人格之超越者,而加以崇拜。主张佛的肉身异于常人,常人即使修行而证得阿罗汉果,于现世亦无法与佛相等。大众部于佛陀入灭后二世纪又分出一说、说世出及鸡胤等三部。陆续又分出多闻部、说假部二派。继之,又分制多山、西山住、北山住三个部派,本末一共成立九个部派。大众部革新之风气极盛,由于对佛陀怀有很深的敬意,故促使大乘佛教产生,并形成其势力范围。

(三)菩萨团:与部派佛教平行之大乘佛教,产生于西元以后。在此之前,即有在家信众组成之集团,亦即菩萨团。菩萨团于阿育王之治世(268B.C.~232B.C.)前后开始,即以印度各地之佛塔(梵stu^pa,奉祀佛陀遗骨之塔)为中心而团结成者,由于礼拜佛塔,而对佛陀产生坚定之信仰,深得宗教之法乐。相对于比丘之僧伽而自称菩萨团(梵bodhisattva-gan!a)。‘团’本为商人之组织,因菩萨团中多数为都市之工商业者,故以团称名。此一佛塔信仰团体即发展成后来的大乘佛教教团。

(四)大乘佛教:佛塔信仰之菩萨团,除礼拜佛塔外,更进一步编集属于他们的经典,首先有完成于西元前后之般若经,其次有法华经、维摩经、华严经、无量寿经等,分别为菩萨团所辑成。此种大同团结之精神,成为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。大乘佛教之思想立场为‘空’(梵s/u^nyata^)。所谓‘空’,原指‘什么都没有’或‘什么都没有之状态’,亦即认为于此现象世界中,没有任何可以执着之物,所以除非能抓住能生存之东西,否则就不能说是真正存在。就存在本身而言,仍须透过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,此外别无他途。故般若心经中说‘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’,即是此理。色(梵ru^pa),即指有形之物质,意谓一般存在之现象。法华经中除主张‘一佛乘’之说,另又举出‘二乘作佛’之思想。所谓‘二乘’乃声闻、缘觉,亦即指传统教团中之比丘。二乘作佛,概谓教团中之比丘们皆应归于菩萨道。

法华经又主张‘久远实成之佛’(即指久远以前就存在,并且拥有无量寿命之佛),无量寿经则说‘无量寿命之佛’。两者同样说明其存在之根本,源于有永远不灭之生命,即称为佛。般若经之空,乃就哲学立场而言,而此处所说之空则自宗教观点来看。维摩经以戏剧结构来强调菩萨道精神之伟大,远超过比丘之立场。华严经则出现‘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’之大世界观。其中不论任何说法,皆以大乘之名而扩大人生观及宇宙观,此即其立论根据。大乘佛教之中、后期,大论师辈出,并有庞大论书著作出现,美术、建筑等方面亦大受影响。不久,传至西域、中国、日本,而产生独特之大乘佛教文化。后期之大乘佛教,由于受到印度教之密教性格,以及印度土著信仰之强烈影响,乃呈现显著之密教化,以致逐渐衰落,回教徒入侵印度后,佛教亦随之灭亡。

(一)中观派:中期之大乘佛教分为中观派(梵Ma^dhyamika)与瑜伽派两大派。中观派以龙树‘中论’为根柢宣扬般若空观。中论之说法为觉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缘起性(相互依存之关系),不主张‘无’,亦不主张‘有’,而主张真空中道之正观。龙树之门人提婆(梵A^ryadeva)著「百论’等书以破斥外道,及小乘教义,罗侯罗跋陀罗(梵Ra^hulabhadra)则注释中论中‘八不’之意义。笈多王朝时代初期,则有梵志青目所撰‘中论本颂’之注释、婆薮开士之‘百论本颂’注泽本。其后,四至五世纪出现之佛护(梵Buddhapa^lita)之系统称为具缘派(梵Pra^san%gika),清辨(梵Bha^vaviveka)之系统称为依自起派(梵Sva^tantrika)。此即中观派分出之二大派系。此二人皆为僧护(梵Sam!gharaks!ita)之弟子,此外又研习龙树之学。佛护主张缘起诸法之毕竟空,清辨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,若自真谛门看,则主张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。佛护的具缘派之派系中,于七世纪顷有月称论师(梵Candraki^rti)出,著「中论注’,其教势遂盛。

(二)瑜伽派:系以弥勒(梵Maitreya,270~350顷)为开祖之学派。相传瑜伽师地论(梵Yoga^ca^ra-bhu^mi)、大乘庄严经论颂、辩中边论颂、现观庄严论等书即为弥勒所撰。以般若空之思想为本,以瑜伽行(调息,摄心,令之与正理相应之修行)为基础,建立唯识说(一切存在皆由心识之变现,主张唯有心识才是实在的),一方面由于自性清净而有‘如来藏缘起’之思想。无著(梵Asan%ga,310~390顷)为此派第二祖,着显扬圣教论颂、摄大乘论(梵Maha^ya^na-sam!graha),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(梵Maha^ya^na^bhidharmasamuccaya)等书,而确立瑜伽派。其弟世亲(梵Vasubandhu)着唯识三十论颂(梵Trim!s/ika^-ka^rika^)、唯识二十论颂(梵Vim!s/atika^-ka^rika^)、摄大乘论释等书,宣扬瑜伽唯识之说。世亲学系分为陈那(梵Digna^ga)与德慧(梵Gun!amati)二大系统,陈那亦为印度论理学之集大成者。

至七世纪中叶,佛教急速印度教化而产生密教。因七世纪顷,在印度边境建立回教国家之阿拉伯人压迫印度人,对此,印度诸王及人民由于反抗意识而倾向民族宗教之印度教。佛教于此政治背景下,认为与印度教妥协乃保存佛教本身之最妥善方法,遂逐渐融合印度教而倾向密教化。至十二世纪末,回教徒侵入佛教中心地(即南部之比哈尔州一带)时,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。同时,由于回教军队屡次入侵,彻底摧毁佛教寺院,僧徒亦多逃往国外,至此,佛教在印度乃告消声匿迹。(参阅‘佛教’2658、‘佛教教理’2688)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