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4-08 03:38:09

佛学大辞典
坐断

词:

坐断

解释:

禅林用语。坐,平坐之意。坐断,原意谓‘彻底的坐’,引申为拼命做之意。又作坐破。即由坐禅之力以断迷,用以形容坐破差别相,彻底达于平等一如之境地。临济义玄禅师语录(大四七・四九七下):‘坐断报化佛头。’碧岩录第三十二则(大四八・一七一中):‘十方坐断,千眼顿开;一句截流,万机寝削。’

此外,坐,通‘挫’字。形容遮夺其他无用之言词,不使说任何话语,称为‘坐断舌头’。形容不使任何人发表一言,称为‘坐断天下人舌头’。碧岩录第十三则(大四八・一五三下):‘举一明三即且止,坐断天下人舌头,作么生道?’

又形容遮断从此岸(凡)渡到彼岸(圣)之渡口津要,亦即表示断绝凡圣、生佛、迷悟、修证之所有对待关系,称为‘坐断要津不通凡圣’。碧岩录第五十二则之夹注(大四八・一八七中):‘坐断要津不通凡圣,虾蚬螺蚌不足问。’[碧岩录第六十八则、大慧录卷二十九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