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:
解释:
泛指收录有关菩萨所应受持戒律之经典。可分为四类:(一)北凉昙无谶所译之菩萨地持经,凡十卷,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。(二)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之梵网经,凡二卷,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。(三)菩萨璎珞本业经,凡二卷,姚秦竺佛念译,又称璎珞经,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。(四)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之三种菩萨戒本:(1)菩萨戒本,全一卷,北凉昙无谶译,又称地持戒本,系自上记菩萨地持经卷四之方便处戒品别录出之戒条,以利受持诵读。(2)优婆塞五戒威仪经,全一卷,刘宋求那跋摩译,为地持戒本之同本异译。求那跋摩另译有菩萨善戒经一卷,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。(3)菩萨戒本,全一卷,唐代玄奘译,又称瑜伽戒本,系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、卷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之别出戒条。
上记各律典中,依历来各家之说,又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,璎珞经与梵网经同属梵网戒本,其余皆可摄属瑜伽戒本。此二大系统之戒典,最大之区别为:(一)梵网戒本为释尊所说;瑜伽戒本为慈氏弥勒所说。(二)梵网戒本具明十重四十八轻,为道俗兼摄之顿立戒;瑜伽戒本则以三聚净戒、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,虽亦通摄道俗,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,方能受持,故为一种渐立戒。(三)梵网戒本较为严格繁琐,受者应绝对依教奉行,善守律仪,遮止一切轻重垢染;瑜伽戒本则较方便善巧,通权达变,是染非犯,有开有遮。
于我国,历来梵网戒本较为盛行,西藏则受持瑜伽戒本,而不信识梵网。于近代,太虚大师则专倡瑜伽戒本,以为四众弟子行持之依准。[菩萨戒本笺要、菩萨戒经义疏卷上、历代三宝纪卷九、卷十三、律宗纲要卷上、瑜伽菩萨戒本与梵网经略谈(明性,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八十九册)、戒律学纲要(圣严)](参阅‘菩萨戒本’521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