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4-17 12:18:25

佛学大辞典
五畏

词:

五畏

解释:

梵语pan~ca-vibhi^s!an!a。指五种怖畏,即见道以前之人(或称初学菩萨)有五种怖畏之心。又作五恐怖、五怖。即:(一)不活畏,初学之人虽行布施,然恐己不能活,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。(二)恶名畏,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,然未能安行自若,因恐他人讥谤之故。(三)死畏,又作命终畏。虽发广大之心,施与财物等,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。(四)恶道畏,又作堕恶趣畏。造不善业,恐堕三涂恶道,故恒怖畏。(五)大众威德畏,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,恐自己言行有失,而不能善解法义,作狮子吼。[新华严经卷三十四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